广东蕴德律师事务所

蕴法以行 唯德于心

今天你买口罩了吗?——兼论一罩难求与无罩不返?

2月9日终于过去了,一觉醒来假期再次延长的事情总算没有再发生,感觉像在家里宅了几个世纪,临返工前夕竟然还有点迫不及待的兴奋。但是,生活的苟且马上又送到了眼前:口罩。

前几天还在家里刷着手机操心国家大事,为中小企业的寒冬而伤感,同情回湖北过年返工遥遥无期的人们,觉得官方的信息披露令人无所适从,那些民众连双黄连兽药都抢购太盲目,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为只有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,可是返工的这几天,生活的烦恼转眼就分成了两种:没口罩的烦恼和其他烦恼。

一、口罩令VS返工潮

从疫情爆发伊始,全国各地都陆续开始要求进入公共场所必须戴口罩,比如广东等地还明令不戴口罩可以处罚(恰巧小编也正在广东战战兢兢)。而哪怕政府没有发文,很多超市、小区物业等也都自发要求进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,否则一概不准出入。

作为法律职业者,一开始我们还职(xian)业(de)病(dan)发(teng),在工作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不戴口罩进行处罚的法律依据问题,可是等到复工这几天,大家都沉默了,每天问得最多的就是:你预约到口罩没?

我们是一家广州的律所,就先说广东的情况吧。

广东早在1月26日就发布了1号“口罩令”,要求群众在公共场合必须戴口罩,不按照规定佩戴口罩者或将受到处罚,算是最早强制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省份。

2月5日,广东再次发布2号“口罩令”,实施范围增加了超市、农贸市场,同时删除了公园,并明确了口罩佩戴原则,原1号“口罩令”作废:

事实上,在2号令之前,很多超市都已经自发开始禁止不佩戴口罩的人员进入,在复工的前几天,写字楼物业也发通知说不戴口罩的人不得入内。不是我吹,光是“物业保安是否有权禁止租户入内”这个题,我都能写几万字的论文。但现在是非常时期,专业学得再好扯的理论再多,保安不让进就是不让进,如果和保安扯多了搞不好还得挨顿揍。

北京的情况
上海的情况
福建的情况
东北的情况

全国各地的情况也都相差不多,区别只在于政府发文时是明令“强制”还是“提倡”,但是执行起来都很严格,基本上不戴口罩就别想出门了。尤其是临近返工潮的这段时间,包括写字楼在内的公共场所一概要求戴口罩量体温,不然就是不准进。

二、一罩难求的困境

这种严格的措施,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,现在疫情未过,甚至可能反弹,出门戴口罩既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他人与社会负责,我们既能理解也一直在坚持执行。但是对于已经开始每天上下班的人们而言,一边是出门必须戴口罩,不然别上班了;而另外一边,现在已经不是口罩贵不贵的问题,而是有钱也买不到口罩。

在疫情前就囤积一批口罩的人终究是少数,更多的人手里余量都不多,假期返城或临时出门还能应急,但是上班后每天都要出门,口罩不够用却又买不到是普遍现象。

购买途径有限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这是个困境。

1.穗康、i厦门等政府渠道

首先要说的是,官方也已经在努力解决居民买口罩的困难,广州推出穗康小程序预约购买口罩,厦门也通过“i厦门”APP预约购买口罩,其他一些地区也类似,基本也是采取线上预约/线下登记+凭证购买的做法,并且也在逐渐改进购买规则。

比如穗康,初上线时是预约购买,现场取罩。结果购买点的药店排起长龙,被吐槽说钟南山叫你不要出门不要扎堆,要戴口罩,可是为了买口罩,你不仅出门了还扎堆了。而且一开始能购买5盒或10到50个口罩,预约到的人基本都是买了上限。

接着,穗康迅速更改了规则,不用出门,口罩快递到家,限购5个。后来又改进做法,不仅提供普通口罩,还提供N95类型的口罩。限购数量也从原来的普通口罩每人5个,增加至10个,普通N95口罩则限购5个。

于是,全广州市民开始了一个每晚八点在线的抽奖游戏……有人吐槽说,我一直以为会摇车牌摇房子,或者将来小孩上学摇学校,谁知道人生第一次摇号是口罩。

还有人表示,难怪会有人沉迷于赌博,预约买到口罩一夜暴富的感觉果然与众不同。

无论如何,各地的官方渠道购买口罩规则都是“摇号”,这种看运气的东西,我们身为中奖绝缘体,就不抱太大希望了。每天上班面对寥寥无几同事关心的眼神以及欲说还休,我都是直接回答:“摇过。。。”

2.正规药店购买

一些大型连锁药店有正规的进货渠道,尽管进货有限,但也仍然能保持细水长流。比如广州的金康、海王、大参林、采芝林、建民等连锁药店每天仍然有一定的数量购买,所以……

大的药店这方面的努力也确实能解少数人的燃眉之急,但是小编作为法律人抢过两次不成功后也放弃了一夜暴富的念头。

3.网购

首先要强调的是,不建议在一些淘宝店、闲鱼、微商等渠道购买,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可能性非常大。当前我国口罩的日产量有限,而且每天的产量首先要确保一线抗疫的医护使用,然后是满足警察、社区人员等基层公职人员为正常开展工作的必需,最后有剩余才能流入市场,如果正规药店都拿不到货,你有什么理由相信非正规的商铺能有充足的货源?

目前来说,口罩来源比较可靠的仍然是几家电商直营或正规旗舰店,包括小米有品、网易严选、苏宁易购以及天猫商城、京东等,但是这些也仍然是限量抢购,而且是和全国网民一起竞争,我反正抢不过。

通过海外购也是个办法,但不仅贵,耗时久,数量有限,而且也不是稳定的购买来源。小编也曾经以正常价格的十倍在微信朋友圈付款订购口罩,最后都是买不到货,当然还好都是退款了,但是微信上这种游戏好像仍然在天天上演,小编怀疑这难道也是一种新骗局?不过,口罩还是买不到!

4.非正规渠道

必须要承认,目前非正规渠道仍然有机会买到口罩,有些是黄牛囤货,有些是公司采购确实有多余,有些是工厂加班干私活,甚至还有内部人员倒卖。

但是,非正规渠道购买口罩风险极大。

身边好几个同事朋友都表示自己向他人购买的口罩没发货,或者快递寄着寄着就消失了,甚至信息显示快递已到但就是找不到那个包裹,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网络上也有不少人有类似的遭遇。我们无从判断问题出在哪个环节,可能被卖家骗,可能被盗,也可能被截留。但最终结果就是买的口罩没收到,也无从追偿,只能自认倒霉。

上面说过,受限于口罩产能,非正规渠道的合格口罩数量绝对不会太多,买到假货的可能性更大,甚至有可能纯粹是捞一笔就跑的骗子,目前司法机关也在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口罩、销售假口罩的行为。

5.自制

不得不说,群众的想象力是无限的。我先发一组图你们感受一下:

这是严防死守的
这是不择手段的
这是奇装异服的
这是以身试毒的

真是群众的智慧啊!在佩服这些人脑洞的同时,我们也表示担忧,这样的自制口罩,真正能起到什么有效的防卫作用呢?上班时能不能进地铁都是个问题。

6.循环利用

对于人民群众而言,当前消耗量最大、最普遍的是一次性医用口罩,但是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,也只能尽可能延长使用周期。

此前就有人提过用蒸煮方法或喷洒消毒液消毒的方法,但一次性医用口罩是化纤塑料材质,加热容易变形,消毒液也不可能完全消毒,并且都会影响口罩的过滤结构与功能,使之逐渐失去防护效果。

哪怕有专家说电吹风可以消毒,使一次性口罩再循环利用,但是也循环不了几次。

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有效防护时间大概就是4小时,尤其是人民群众经常要出入密集人群,光是上下班的通勤,外层就已经受到相当污染,再怎么努力给它续命,也提升不了太多。

但是无论如何,小编现在用过的口罩也是不敢乱扔了,或许不用几天,我就不得不让他们咸鱼翻生,继续来安慰这个受伤的世界。

三、我们该何去何从

如上所述,购买口罩的有效渠道,仍然只限于政府或药店等正规方式,其他都只能是旁门左道。但无论如何,菜总是要买的,班总是要上的,当前的基本矛盾,已经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加薪需要与公司的有限盈利之间的矛盾,转变为每日稳定的口罩消耗与整个城市一罩难求之间的矛盾。

光说一线城市,按2019年的统计数据,上海常住人口是2423.78万,北京2154.2万,广州1449.84万,深圳1302.66万。这里面哪怕上班人口只有三分之一,每人每天上下班两个口罩,也要消耗约五千万个口罩。如果放大到全国,每日的口罩消耗量更是惊人。

而按此前的报道,我国每日口罩产能只有2000万,这意味着从疫期开始的这段时间内,我们全靠以前的存货在支撑消耗。

要解决这个矛盾,无非是开源与节流。开源意味着要提升口罩的日产量,节流意味着尽可能节省口罩的消耗。

1.保持乐观

口罩是每个居民在疫期必须使用的消耗品,各地从疫情发作后也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大口罩产能,包括建设新的生产线、加大投入、加班加点等。按工信部的官方解释,口罩生产秒速仅0.5秒/只,只要生产线建立起来,口罩的产能提升也很容易。

然而,一个解析消毒的标准流程,需要7天到半个月。因为医用口罩采用环氧乙烷灭菌,灭菌之后的环氧乙烷残留,不但刺激呼吸道,还有致癌物,必须通过解析方式,使残留的环氧乙烷释放,达到安全含量标准,经检测合格后,才能出厂上市。

这是个必须严格规范的产品质量流程,不能急,从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列为乙类传染病的1月20日开始,到加大投入的设备、场所、人员到位,再到加大产量的口罩完成质检流程可以进入市场,总得有一个过程。算时间,这几天也到了产量提升的口罩上市了。

也就是说,我们当前的口罩缺乏,随着时间进展和口罩产能提升,会逐渐缓解,买不到口罩是短时间的现象,但未必会持续太久,特别是我们要相信中国制造的强大生产能力!

2.不能过于乐观

首先,出门戴口罩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

尽管当前确诊人数,除湖北外的其他省份都在降低,乐观一点,如果疫情不反弹,可能就可以就此控制住,但对疫情的防范工作在较长的时期内都仍然要继续。参考非典时期,恐怕我们在3到6个月之内,都必须保持上下班戴口罩,这意味着口罩的消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降低。

其次,口罩仍然要优先供应一线医护人员。

不仅人民群众缺口罩,医护人员同样也缺,而且是非常缺。因此提升的口罩产能,仍然要优先填补医疗的需求缺口,之后才能慢慢满足一般人的日常工作生活需要,这同样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。不是口罩产能一提升,普通人的口罩用量需求就能马上得到解决。

再次,“饥饿”导致囤货,囤货导致供不应求。

当前普通民众对口罩的需求已经可以用“饥饿”来形容,只要有口罩买,多贵都没问题。在这种“饥饿”的心理下,哪怕口罩产能提升,也不可能一股脑丢进市场,这只会引发新一轮的抢购热潮,进而使没抢到的人产生更大的恐慌。

所以,也只能继续当前“摇号”的做法,并根据口罩产能提升情况慢慢增大摇中的机率。但民众对此并不知情,哪怕今天有相当数量的人通过官方或正规渠道买到了口罩,他们在第二天仍然会继续囤货,和我们竞争购买口罩的人数短时间内也不会降低。

最后,口罩的产能提升不能无限投入。

虽然当前口罩的需求虽然量大,但这终究是临时性的,疫情终会过去,口罩的市场需求也终要回到之前的水平。如果投入过多,将来产能过剩是新的浪费,而且口罩生产企业、员工将来的出路又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。从宏观调控的角度,这都必须全盘考虑,把握好市场需求、产能提升和投入成本之间的平衡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相信口罩的供应会逐步稳定,但是现在的状况就是,我们仍然只能买一个口罩上一天班。一边是强制要求上下班戴口罩,一边是根本买不到口罩,这不是来一句“我只要结果不问过程”的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,而未知的等待是滋生恐慌的温床。口罩的问题到底多久能解决,出来个专家报喜不报忧都好啊,至少可以让大家看到一点积极的希望。

另外,我们一方面支持强制佩戴口罩出门,但另一方面,我们是否也要考虑一下,总会有一部分人是根本买不到口罩,但是他们也得出门,也得生存下去,这时候如果因为他们没有口罩戴而对他们使用武力,是不是一种强人所难呢,能不能也为没有口罩的人民群众规划一条出路?

我们都知道黎明会到来,可是黎明前的鸡叫在哪呢?

你们那里的情况如何?都有哪些买口罩的心得与经历呢?欢迎在留言区说出你的故事!